科技日報記者?張曄 實習生?季天宇
“我們將會在一個廢棄的采礦區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造,通過對生態的修復來再現它歷史上的青山綠水。”10月31日,在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博覽園規劃設計成果發布會暨建筑藝術研討會上,南京市規劃和資源局副局長劉青昊介紹,通過將工業遺址和廢舊礦坑進行生態修復改造,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山地花園群和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成為南京發展新引擎。
本屆博覽會位于南京湯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北部,總占地面積約為6.9平方公里,分兩期開發。湯山是中國地質科學的搖籃,這里擁有豐富的地質資源,中國許多地層都以這里的地名來命名。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和造陸運動,給湯山地區帶來了大量的灰巖和溫泉。
據了解,江蘇園藝博覽會主展館是在一個水泥廠的基礎上改造的,設計師將“輕、白”作為設計理念,將工業遺址改造成具有強烈觀賞價值的展區。本屆園博會綜合采取保育山林、豐富林相、微創修復、融景功能等手段,構建綠色生態體系、涵養場地自然植被、重塑緩沖植被景觀、修復礦坑場地肌理、還原野趣棲息生境,將原有開發過度的生態系統全面恢復成具有多層次生態系統的都市地景奇觀。全力挖潛崖壁礦坑、工業遺址等獨有資源,精心設計石谷花園、再生花園、空中花園和未來花園四大功能板塊。
近年來,南京江寧區積極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生態修復工作,在自然稟賦和旅游資源的一步步轉化中,既保護了生態環境,也持續積累了“生態紅利”。
從2000年開始,湯山采石窯廠等粗放型企業陸續關停。如今,在湯山街道可以看到,很多礦坑經過重新設計規劃,已經被打造成礦坑公園,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和國家地質公園,成為了公眾休閑娛樂、地質科普的好去處。牛首山文化旅游區通過修復自然山體生態景觀,恢復牛首雙闕,并利用天然礦坑建成地官,該工程當年榮獲中國建筑界最高獎項一詹 天佑獎、魯班獎,不僅盤活了一方美景,還讓牛首山周邊居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全區gdp順利突破2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列全省三甲。